中美大国博弈背景下,印度乘着东风,搭上了美国顺风车,一举跻身世界第五大经济体。前段时间,印度还超过中国,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。距离莫迪结束访美已经过去3天,有关印度能否超越中国成为全球超级大国的讨论,越来越多。但哈佛大学教授的一番分析,给莫迪泼了一大盆冷水。
【莫迪访问美国,会见拜登】
印度为了大国梦,搭上美国顺风车
(相关资料图)
印度的大国梦由来已久,莫迪上台后,这种诉求更甚,印度先后喊出“2047年成为发达国家”“发展成世界第三大经济体”等多个响亮的口号。美国的青睐,让印度抓住了机会,不断寻求引进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大量投资,带动印度本国制造业、高新技术产业、国防工业等多个领域的发展,进而推动印度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增强。
此次莫迪访问美国,双方各有各的小心思。莫迪最想要的,是美国帮其发展印度军工业。拜登则是希望借增强美印关系,达到遏华目的。所以,莫迪到了美国之后,美方表现得十分重视,专门在白宫南草坪给莫迪举办接风宴。在合作方面,美印取得的成果也不少,尤其是防务关系上的合作,美国还做出了部分让步。
美国将在印度本土生产GEF-414喷气发动机,随后该发动机将装载至印度的“光辉”战机上。同时,美印双方还加快了MQ-9B无人机的交易,无人机的组装同样将在印度进行,相关后勤维修也将由之后建在印度的维修中心负责。
【印度的“光辉”战机】
印度的超级大国梦,要实现有点难
就在莫迪带领着印度,雄心勃勃为大国梦奋斗之际,一盆冷水毫无预兆的从头泼到了脚。美国著名杂志《外交政策》上刊登了一篇由前美国助理国防部长、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创始院长格雷厄姆·艾利森写的文章,从印度目前的四个既定事实入手,论述了印度超过中国成为超级大国的可能。这篇文章提到了四点内容:
首先,分析人士曾误判过印度崛起。20世纪90年代,有分析宣称印度人口增长会产生“经济奇迹”,印度经济将赶超中国,但事实上这并没有发生。
其次,印度虽跻身世界五大经济体之一,但其经济规模和中国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。本世纪初,中国的GDP约为印度的2-3倍。现在,中国的GDP约是印度的5倍。
【报道截图:中印GDP对比(以市场汇率下的1万亿美元为计量单位)】
再有,印度在科技发展方面一直落后于中国。中国的数学、技术等理工科专业毕业生数量差不多是印度的2倍,且中国GDP的2%都用于科研,而印度只有0.7%。人工智能方面,中国是美国唯一的对手,而印度甚至连比赛资格都没有,技术人员远没有中美数量多。
最后,印度的劳动力质量不及中国。中国根本上已经解决了赤贫,但印度14亿人口中,依然有10%的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线以下。
这四点内容,将印度目前存在的短板说的很清楚了,更不用说印度国内营商市场一塌糊涂,政府经常出尔反尔,甚至强制外企分享机密技术。这些都会限制印度的发展,其要赶超中国,注定不是简单的事。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曾直言,印度和中国不能相提并论。
【拜登举行宴会欢迎莫迪访美】
而且,印度和美国走近,相当于与虎谋皮。美国历来的行事作风怎么样,全世界有目共睹。美国和印度交好,是为借刀杀人,让印度这一“土著”对付和遏制迅速崛起的中国。但这不意味着美国就真的愿意印度发展成为一个超级大国。
美国的根本目的,是建立一个单边霸权世界。若印度真的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,就会和中国一样,成为美国的“眼中钉,肉中刺”。这一点,早在莫迪此次访美之前,就有印度媒体向莫迪发出忠告,称美国对付完中国,下个目标可能是印度。
所以,印度要想成为下一个中国,不仅需要克服内部困难,外部面临的美国隐患,同样不容小觑。
关键词: